从“物质”到“非物质”的飞跃
从2006年开始,截至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评选出12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传统技术”类别中,每批的名单中都不会少了茶的身影。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能够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不仅日渐成为传播茶文化、丰富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非遗”可谓给业界带来了福音。本期茶周刊特别选定、策划了这个主题,并重点采访6位相关茶人。我们期望,未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出现更多茶的身影,也期待茶产业能够在文化的照耀下,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人植茶、制茶、饮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连接中国与东西方世界重要的贸易产品和文化纽带。换句话说,茶不仅彰显着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甚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承认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保护中国茶传统制作工艺,意义重大。因此,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丰富多彩的茶的技艺得以整理、固化,曾经流失的茶的记忆得以呈现、欣赏,博大精深的茶的历史得以保护、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与对应的物质文化关系紧密,不可割裂。以“西湖龙井”的传统炒茶技艺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为例,绿茶代表之一的“西湖龙井”,以其条形优美,香气和口感独特享誉中外,在此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龙井茶和非物质文化代表的传统制作手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西湖龙井”相关负责人表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年轻人学会一门炒茶技术。随着炒茶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手工茶早已失传,虽然机器炒的茶看着漂亮,口感却比全手工茶差了很多。用机器炒,会让西湖龙井丢失特色和传统。由于龙井茶的炒制非常讲究抓、扣、磨、压、推等手法,而且经常要在高温的锅中操作,一不小心,手就会被烫起泡。炒一斤茶,炒茶工要连续坐6-8小时,非常辛苦。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目前有茶农5000多人,会炒茶的仅占50%左右,而且年纪大多在40周岁以上。所以,培养一批年轻炒茶能手,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西湖龙井”的传统炒茶技艺获评国家级“非遗”,无疑极大地提升了西湖龙井炒茶技艺的地位,并且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众所周知,勐海茶厂及大益茶多年来立于普洱茶技术的制高点,大益充分运用此优势,创造出众多经典产品。其背后独特的拼配方案、制作流程与经验技巧、工艺控制等综合于一体,才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由此得出结论,两者作用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文化催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含非物质文化。大益茶制作技艺作为普洱茶代表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凝聚着勐海茶厂数十年积淀的优秀技术工艺与研创智慧,也代表了大益茶向消费者提供有力的品牌承诺与品质保证。大益茶的“申遗”成功,为传统茶业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生存发展提供了成功样板。
“非遗”的运作和保护方式,来自国际范围内文化有识之士对文化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先驱实践。应该说,几年来中国的“非遗”活动成果斐然、成效卓著。在茶领域,启蒙了茶产业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对茶产业向纵深发展,打造中国茶的历史质感、发掘茶产业的丰厚底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论是已经成为“非遗”、已经登堂入室的茶品种和传承人,还是那些正向“非遗”殿堂迈进的人,茶的潜力和魅力或许才刚刚展开,来路正长。